公元907年钱镠在临安(杭州)称帝,建立吴越国,成为我国历史上的“五代十国”之一,也是杭州作为几朝古都的开始,从此杭州一跃成为我国东南部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作为七大古都之一,杭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,其中吴越文化是最绚丽的一个篇章。钱镠及其子孙共三世五代称帝共八十六年。贯彻实施多项保境安民国策,大力发展农业和农副业,为江浙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,使得百姓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提升。至今杭州城还留有许多关于钱皇的事迹和传说。西湖边的著名景点“钱王祠”就是后人为纪念吴越国君王的功绩而建。
吴越国建国后,为充实国库增强国力,以苏州义和市为中心(今属桐乡市洲泉一带),大力扶助经济作物蚕桑业,在义和市成立研究院,拔重金专题研究养蚕和纺织技术。公元938年,义和市划归中央政府杭州直属管制,此后几百年,皇宫贵族所著衣衫被褥,几乎全部出自义和。由于桑蚕业的迅速普及,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。江浙所属其它地方纷纷效仿,家家种桑养蚕,户户纺织刺绣,盛极一时。有力的推动了桑蚕技术更新,开创了我国丝绸文化的新篇章,并把丝绸的内涵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。
公元978年,吴越国王钱弘俶为保护子民免遭战火的迫害,主动上版籍于宋,吴越国灭亡。(钱弘俶赴宋都城汴京其间,为保佑他的平安,吴越国臣民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建“保俶塔”,时至今日“保俶塔”已成为杭州象征之一)。宋帝下旨令钱弘俶及吴越国主要大臣一并迁居汴京。吴越国王子嗣中,有很大一部分不愿背井离乡,于是纷纷出逃,隐名埋姓,化身百姓,藏于市井之内。其中封地义和市的王子就隐身于义和市的桑园里,此后许多原皇宫不传的丝织技法也随之流传到民间……一千年后,钱氏后人在先祖原属封地洲泉创办“钱皇”企业,主力研制桑蚕丝被及桑蚕丝制品。继续书写钱氏一脉与桑蚕结下的不懈之缘。